编制考试 单项选择题 教育学部分

来源:    日期:2019-10-12    浏览次数1372

 单项选择题

 

教育学部分

 

在幼儿入小学后,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没写。这种现象要求幼小衔接工作中要(      B    )

A.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B.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C.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D.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遇物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   C

A.普通性               B.渗透性              C.随机性               D.针对性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秩序感发展的高峰期大致在(     B      )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4岁左右

学前教育目标即(   D  )

A.教育目的     B.学前教育方针  C.学前教育政策     D.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决定学前教育发展速度与规模的是(    B  )

A.最早将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的是(   D   )

A.法国的福禄贝尔        B.英国的欧文    C.意大利的蒙台梭利     D.德国的福禄贝尔

社会政治        B.社会经济       C.社会文化     D.社会民主程度

瑞吉欧在教学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A   )

A.合作研究     B.档案支持   C.图像语言       D.集体工作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感觉运动游戏的是(   A   )

A.玩沙和玩水的活动     B.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活动

C.与嗅觉相关的活动     D.与味觉相关的活动

儿童游戏的基础与源泉是(  A  )

A.生活经验     B.教师引导     C.同伴引导   D.家长指导

活动课程强调知识和智慧真正的源泉是(  C  )

A.游戏        B.生活       C.实践      D.上课

从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的作用是(  C  )

A.选拔作用、分层作用、鉴定作用、导向作用

B.鉴定作用、选拔作用、促进作用、诊断作用

C.鉴定作用、诊断作用、改进作用、导向作用

D.导向作用、发展作用、改进作用、选拔作用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   )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

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    C  )原则。

A.经济性         B.参与性         C.开放性        D.多样性

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  A  )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蒙台梭利    D.维果斯基

重视儿童感官教育,并设计了一套发展儿童感官的教学材料的幼儿教育家是(  B  )

A.柏拉图     B.蒙台梭利       C.卢梭     D.夸美纽斯

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或整理过程,这叫做(   B  )

A. 计划      B.决策       C.组织         D.控制

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的教育家是(  B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基础教育     B.启蒙教育       C.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感知、操作、体验、交流来进行学习的方式体现了教学活动的(  A  )

A.活动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家庭优势不包括(  C  )

A.强烈的感染性  B.天然的连续性        C.超强的权威性    D.鲜明的针对性

幼儿教师开展家长工作最简便,最及时的方法是(  B  )

A.家庭访问     B.个别谈话      C.书信        D.家园联系卡

智力游戏与其他游戏不同,智力游戏要有一定的(  A  )

A.适宜性       B.新颖性      C.科学性      D.灵活性

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 D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三岁以前儿童的游戏以(  B   )为主。

A.多重性游戏     B.感知运动游戏      C.创造性游戏      D.合作性游戏

布置自然区时让幼儿讨论,老师按照幼儿讨论的结果布置,运用了环境创设的(  B )原则。

A.开放性    B.幼儿参与性        C.经济性        D.安全性

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方法是(  A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学前幼儿美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儿童(  A )

A.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B.表现美的技能  C.鉴赏美的能力   D.评价美的能力

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A  )

A.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B.幼儿园生活环境

C.幼儿园心理环境            D.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B  )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通过教师的表扬与鼓励而激发的学习动机为( B )动机。

A.内在       B.外在       C.没有意识的       D.直接

表演游戏的指导不包括( D )

A.选择表演的文艺作品          B.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C.准备表演的服装和道具        D.对游戏动作和情节的假想

课程内容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说明课程内容的选择符合(  C  )

A.目的性原则      B.兴趣性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价值性原则

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关系价值的判断标准中,最基本的标准是(  C  )

A.道德规范     B.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C.教育法律规范    D.社会团体的规范

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不包括(  C  )

A.准备环境      B.控制环境       C.创造环境      D.调整环境

( D )不是一种理论派别的附属物,而是开放的时代下广纳多种营养之后的一种创造的课程方案。

A.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B.五指活动课程人   C.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D.瑞吉欧教育体系

下列选项中,不是教师考核内容的是( B )

A.政治思想        B.学生评价      C.业务水平      D.工作态度

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C )

A.自主化     B.社会化     C.教育化     D.虚构化

角色扮演法的第一阶段的因素是(  B  )

A.简单再现    B.情景迁移     C.以物代物     D.角色扮演

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儿童(  C )的水平。

A.运用材料      B.建构形式发展    C.社会性发展       D.行为发展

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管理相对较松,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   B    )

A.无意性        B.自主性      C.随意性     D.被动性

对幼儿的照料、教育就如同经线和纬线一样交叉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  C  )

A.个别教育原则         B.因材施教     C.保教结合       D.集体教育

活动区的活动多为( A  )的活动。

A.幼儿自选       B.教师指定      C.家长参与     D.师生商定

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应该避免的?(  D  )

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

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     D.发现孩子说的不正确时立刻制止

教案是(  D )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

A.教学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内容      D.教学活动

开展艺术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  B  )和态度的倾向,而不能仅关注其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

A.情绪体验      B.情感体验     C.想象创造     D.大胆表达

( B  )是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儿童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定功利目的的行为)最显著的区别。

A.随意性     B.为游戏而游戏      C.目的明确        D.游戏时间长

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  )

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

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的学习是( A  )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的经验的学习方法叫(  D )

A.积极学习        B.主动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幼儿在熟悉了“苹果”“香蕉”和“橘子"这类概念后,再学习“水果”这属于(  A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派生学习

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D  )

A.自私自利      B.心胸狭窄      C.宽容大度    D.相貌出众

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中的导入策略主要有激趣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人、(  B  )导入。

A.情感       B.问题       C.互动        D.探究

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保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这说明个体在学习中会遵循(  A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应用律        D.准备律

探究式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   C  )、实践性的特点。

A.主动性       B.互动性       C.过程性      D.自发性

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C )

A.学而不厌,海人不倦    B.师爱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职业信念

对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C   )

A.重视孤立的感官训练     B.忽视创造力      C.重视生活经验     D.缺乏社会互动

幼儿认识菊花时,通过看、闻、摸等方式了解其颜色、形状等,这种学习是通过幼儿(  C  )而实现的。

A.探究式学习      B.操作式学习     C.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D.发现式学习

教师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属于自主阶段的指导方式是(  D )

A.先介绍,后开放    B.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  C.给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   D.观察与评估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  C  )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A.人格魅力   B.知识学问      C.道德行为       D.教学业绩

最简捷有效的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方式是(  C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幼儿教育     D.社区教育

“三八妇女节”期间,李老师围绕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这系列活动可称为(  A  )

A.主题活动      B.区域活动       C.领域活动        D.生活活动

尊重儿童游戏的自主性是(      )的具体表现。

A.尊重儿童独立性     B.保护儿童积极性     C.尊重儿童人格     D.尊重儿童权利

(  C  )认为儿童的智慧(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学习,而是起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思维的本质就是适应。

A. 布朗芬布伦纳     B.格赛尔       C.皮亚杰        D.斯腾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到一定抽象水平以后,这种思维形式适用于任何具体领域。从迁移的理论来看,这种观念与( A  )接近。

A.形式训练说    B.关系转换说     C.产生式理论    D.学习定势说

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  )

A.直观形象法     B.实践法     C.行动操练法     D.情感体验法

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方式是(  A  )

A.直接“教”的方式     B.间接“教”的方式    C.灌输的方式    D.“填鸭式”教育

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托尔曼    D.斯金纳

重视(  D  )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思维     B.智力        C.认知         D.社会性

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 C   )

A.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B.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C.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A  )

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人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C  )

A.访谈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  B  )

A.知识体系       B.学习经验        C.行为习惯       D.道德品质

当前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   B   )特点。

A.趣味性       B.整合性         C.生活性        D.动态性

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质的研究     D.个案研究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B  )

A.操作尝试学习     B.观察模仿学习     C.言语理解学习    D.游戏

下列不属于加涅学习类型分类的是( D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情感技能

教师对儿童游戏的指导必须以( B )为前提。

A.丰富儿童生活经验     B.保证儿童游戏的特点    C.间接指导     D.完成教学要求

显性课程常规存在的形式是(  C  )

A.校园建筑      B.学校管理制度    C.学校各种课程     D.师生关系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性质,幼儿园课程注重知识的(  B )

A.学术发展价值     B.一般发展价值       C.社会价值      D.研究价值

“培养小班儿童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匀,饭后擦嘴”,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  B )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A  )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

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      D.课程的问题

为了打击社会的不良行为,国家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是( C  )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期待惩罚理论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  A  )

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B.教师的“教”     C.幼儿的“学”    

D.直接的“教”和间接的“教

《礼记》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之以德也。”下面选项对这句话的说明最准确的是(   A  )

A.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         B.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

C.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D.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

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儿童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  C  )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活动目标       D.远期目标

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是(   B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特别适合用于与不愿见面的家长联系的书面联系形式是( B )

A.宣传版      B.联系手册       C.家长园地         D.问卷调查表

下列几项中符合正确游戏教育观的是(  A  )

A.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           B.游戏是学习的对立面

C.教师应决定游戏的情节           D.教师应决定游戏的方向发

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时,小班环境要有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中班环境在小班的基础上要突出操作性;大班环境要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这主要体现了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原则中的( B )

A.经济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动态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属于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D  )

布鲁纳     B.加涅       C.斯金纳     D.麦克里兰

( C )提出若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萌芽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中没有(  D  )

A.卢梭     B.福禄贝尔      C.蒙台梭利       D.杜威

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从根本上发展幼儿的智力,特别是智力的核心(  D  )

A.非智力因素      B.掌握技能       C.记忆知识      D.思维能力

( D  )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儿童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园长      B.阿姨      C.保育员      D.幼儿教师

小班的李老师经常组织幼儿玩各种游戏,壮壮参加了这些游戏后,由入园时的焦虑不安,乱发脾气到现在每天都能开开心心,这说明游戏可以促进幼儿(  A  )

A.情感的发展       B.语言的发展        C.认知的发展         D.社会性的发展

几个小朋友开心地表演故事“金色的房子",这一游戏属于(  D )

A.音乐游戏        B.听说游戏         C.体育游戏     D.创造性游戏

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教育价值的是(  A  )

A.福禄贝尔         B.卢梭      C.蒙台梭利      D.夸美纽斯

儿童在游戏中玩种新玩法,只体现了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  A  )

A.创造力发展      B.语言发展        C.身体发展        D.情感发展

教师和儿童是否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地看待儿童,即( A )

A.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           B.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师生观

C.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           D.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知识观

由于大脑皮层对消化系统的调控作用,在幼儿进餐时显得很重要的是( D )

A.餐前活动    B.环境       C.食欲      D.情绪

在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中,感官训练的重点是(   C   )

A.视觉训练        B.听觉训练        C.触觉训练    D.嗅觉训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能够有效解释这一现象的学习理论是(  B )

A.认知学习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清高孤做,自命不凡”,最容易在(D  )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

A.民主型     B.专制型         C.独断型        D.放任型式

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附着在(  A  )

A.区内操作材料上     B.班内操作材料上    C.园内操作材料上    D.园内外操作材料上

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被称为(  A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儿童的游戏水平具有年龄差异性,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儿童以模仿为主,大班儿童则以(  A   )为主。

A.创造        B.合作      C.模仿    D.交往

 

 

儿童发展部分

4.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和感觉经验,即已形成的(   C )进行想象,因此,想象是客观的反映。

A.感觉        B.直觉        C.表象       D.记忆

(  D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A.自我意识        B.态度         C.认知      D.移情

要培养儿童的观察力,首要的一点是(   B  )

A.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B.要激起儿童积极去观察的强烈愿望

C.组织多种形式的观察活动         D.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僻,这些教育指施主要是针对(  D )

A.胆汁质的幼儿     B.多血质的幼儿    C.黏液质的幼儿     D.抑郁质的幼儿

关于5岁幼儿掌握空间方位阐述正确的是( B )

A.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B.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C.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前后           D.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前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幼儿初步掌握本民族,本地区语音,但发音有些不准,这时幼儿处于(  B  )岁。

A.2---3       B.3---4       C.4--5    D.5---6

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  )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针对(  B )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A  )

A、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B.潜伏期的长短   C.最佳期的性质      D.敏感期的特点

遗传决定论的鼻祖是(    A      )

A.高尔顿        B.斯皮尔曼      C.霍尔     D.罗伯特

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B  )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小班幼儿兴趣受好多变,大班幼儿则开始有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D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具体到抽象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零乱到成体系

一个人被一条狗咬了之后就怕所有的狗,这一现象称为(  A  )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行为消退      D.行为习得

个体对某件事情是否发生的主观预期被称为(   C  )

A.需要        B.动机      C.期待        D.兴趣

感知运动阶段是幼儿思维发展的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只能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其中1---4或4---5个月属于(  B  )

A. 反射练习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    

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时期

幼儿在想象中常常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莉莉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C   )

A.经验性想象    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学前儿童的意志过程往往表现为(  B  )

A.没有明确目的的意志行动算         B.直接外露的意志行动

C.不能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           D.不能自觉调节与控制的意志行动

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C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刺激分化反映的是事物的(   B  )

A.相似性        B.差异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关于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形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遗传决定人的智力     B.遗传对人的发展起绝对作用

C.遗传决定了人的性格   D.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皮亚杰设计的三山实验结果反映了3-4岁幼儿思维具有(   B  )

A.直观性      B.自我中心性     C.形象性       D.经验性

(  C  )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A.0---1岁         B.1-3岁       C.3--6岁    D.7岁

在母亲离开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在母亲回来时,欢迎母亲的到来,但这只是短暂的,这种孩子可能属于(  A  )依恋类型。

A.回避型         B.安全型          C.反抗型    D.迟钝型

儿童心理产生的标志是(  B  )

A.无条件反射的出现    B.条件反射的出现   C.眨限反射的出现   D.巴宾斯基反射的出现

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  A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无认知策略

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  B  )的表现。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在游戏的条件下,儿童注意的稳定时间比一般条件下(   C   )

A.短得多    B.差不多     C.长得多     D.视情况而定

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A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増加最快的时期。在幼儿期内,词汇量年年増加。5岁幼儿的词汇量应达到(   C  )

A.800---1100       B.1600---2000           C.2200---3000       D.3000--4000

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  A  )

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下面不属于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形式是(  A  )

A. 安全       B.交往      C.游戏     D.尊重

某孩子看见生病时要打针吃药,当她看到小树长虫时,就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棍给树打针。这说明幼儿思维的(   A   )

A. 经验性    B.固定性    C.抽象性     D.近视性

刚学完故事,立即要幼儿复述,效果倒不如隔一天好。这种现象是(  B  )

A.幼儿健忘        B.记忆恢复       C.暂时性遗忘     D.不完全遗忘

儿童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是幼儿注意的(   B  )

A. 广度       B.分配      C.转移       D.分散

学前儿童性別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  C  )

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     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

布鲁姆认为,(  C )是智力发展的最高点。

A.13岁        B.15岁       C.17岁       D.19岁

许多幼儿在医院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开始哭了。幼儿对白大褂医生的记忆类型属于(  A  )

A.形象记忆与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与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与逻辑记忆    D.运动记忆与情绪记忆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C )

A. 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感

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指(  A  )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能动性       D.个性独特性

关于同伴关系功能阐述错误的是(  D  )

A.帮助发展自我的功能       B.赋予社会知觉的功能

C.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       D.满足自我需求的功能

听到歌曲《拔萝卜》时,高兴地说:“老师教我们唱过。”这种记忆现象是(  A  )

A. 再认      B.识记        C.保持          D.回忆

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  A  )

A.认知与情感      B.认知与行为     C.情感与意志      D.意志与行为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孩子尽量说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可以发展孩子的(  A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销对他的批评。该老师的做法属于(  B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发展适宜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  A  )

A. 个体适宜性     B.性别适宜性       C.个性适宜性      D.身体适宜性

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即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  D  )

A.情绪不稳定型     B.多愁善感型    C.掩蔽现象型     D.行动迟缓型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D )

A.独立性的        B.个别方面的    C.多方面的   D.依从性的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A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访问法

某托儿所训练刚入园的孩子早上来的时候向老师说“早上好”下午离园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孩子先学会说“再见”,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这是(  C  )

A.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B.情绪的分化

C.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D.情结的社会化

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这种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A  )观点来加以解释。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 C )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人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亲下列哪一项是最好的依恋类型?( B )

A.回避型       B.安全型    C.反抗型      D.迟钝型

1岁至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A   )

A.单词句          B.电报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3岁以后,儿童的个性会(  C  )

A. 开始萌芽       B.尚未发生   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A. 独特性迅速发展,而稳定性发展慢

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  )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一般而言,学生通常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为四种,除了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之外,还有一种是(  C  )

A.身心状态      B.外界环境       C.运气       D.发挥情况

儿童开始有较稳定的态度、情感、兴趣等,个性初具维形的时间是(  C   )

A.3---4岁      B.4---5岁        C.5---6岁        D.6岁以后

婴幼儿的情绪最初主要是由生理需求引起,渐渐地发展到交往的需求,这反映婴幼儿情绪发展的(  A  )特点。

A.社会化       B.丰富化     C.自我调节化    D.深刻化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D  )

A.榜样        B.强化     C.父母的惩罚      D.挫折

A. 亲子关系        B.同伴关系       C.性别角色      D.攻击性行为

丽丽脾气急,在生活中还表现出:动作快、吃饭快、做事喜欢一口气做完,易冲动这反映丽丽个性的(  A  )特性

A.整体性       C.稳定性        B.开放性          D.独特性

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张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张,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C  )

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

C.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D.以上理由都不正确

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B  )

A.1岁以前     B.1.5~2岁     C.3~4.5岁      D.4.5~6岁

一个小女孩听爸爸说这次出国回来要给她买电动火车,于是,她到幼儿园对小伙伴说:“我爸爸从国外给我带回一个电动火车,可好玩了。”这是小孩(  C  )的表现。

A.记忆     B.知觉      C.想象        D.撤谎

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出现最早,变化最为缓慢的个性心理是(   C   )

A. 性格         B.能力     C.气质        D.自我意识

“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是( A  )教养方式的特点。

A.权威型    B.专制型        C.溺爱型       D.忽视型

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要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会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是( C  )

A.条件反射      B.重学记忆         C.习惯化        D.有意记忆

我国学者(  A  )采用现场提名法,对4-6岁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进行研究,把儿意的同伴交往类型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类型。

A.庞丽娟     B.陶行知      C.陈鹤琴          D.杨贤江

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是( D  )

A.强化物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  A  )

A.3-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C )

A.幼儿的意志力差          B.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C.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D.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大脑左半球对(  D  )和积极情感负责。

A.空间能力       B.消极情感        C.思维能力         D.言语能力

维果斯基认为,3-7岁儿童的教学属于何种教学? (  C  )

A.自发型       B.反应型        C.自发—反应型      D.反应—自发型

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D  )

A.测验            B.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

C.考试            D.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在学前儿童行动发展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最主要的指标是( D )

A.注意的有意性     B.注意的目的性      C.注意的计划性    D.注意的坚持性

(  D   )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

A. 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稳定性较强

人可以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各种声音、气味、味道以及空间远近和时间长短等。这是由于(  A  )

A.感觉和知觉    B.听觉和运动觉     C.感觉和推理    D.感觉和嗅觉

孩子摔倒会引起本能的哭泣,但刚一哭,马上就自己对自己说:“我不哭,我不哭……”这时的孩子脸上还挂着泪珠,甚至还在继续哭。这主要是因为(D)

A.幼儿的情结的易冲动性        B.幼儿的意志力差

C.幼儿的情结是不稳定的        D.幼儿的情绪的外露性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巅峰期为(  B  )

A.1岁~3岁     B.1岁半~3岁     C.2岁~3岁      D.2岁半~4岁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  A  )

A.社会性       B.自然性      C.共同性       D.差异性

幼儿教师了解儿童最好的信息来源是(   C  )

A.同龄人     B.社区人士       C.家长    D.教养员

想象发生发展的基础是( B )

A. 能力      B.感知       C.记忆    D.性格

“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去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相当优伤,但重逢时又难以安慰。”这属于哪种依恋类型? (  C  )

A.安全型依恋       B.回避型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缺乏型依恋

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B  )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幼儿拿一根竹竿当马骑,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  C  )

A.表演性符号      B.工具性符号      C.象征性符号       D.规则性符号

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食物属于(  A  )

A.无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      C.中性刺激       D.自然刺激

受教育者的年龄越小,教育的着眼点越应放在(  A  )

A.促进幼儿身心的一般发展上            B.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上

C.促进幼儿的情感能力发展上            D.促进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上

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D )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D  )

A. 道德感        B.理智感     C.气质      D.性格

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D )

A.社会文化     B.电视     C.家庭     D.幼儿园

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就允许他离开禁闭室。这属于( B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C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建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结构理论

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D  )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对到了某个年龄本该不再怕的事,仍表现惧怕。这就是( A  )

A.儿童期恐惧     B.儿童期恐怖症     C.多种恐惧症   D.特殊恐惧症

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 B  )

A. 自信心的发展     B.自尊心的发展      C.自制力的发展        D.移情的发展

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C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 A  )中发生的。

游戏情境      B语言情境      C.社会情境      D.家庭情境

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  A  )

A.道德感的发展    B.羞愧感的发展     C.美感的发展    D.理智感的发展

因为下雨天很快黑了,幼儿哭着说:“爸爸妈妈怎么还不接我回家?”说明幼儿对时间的感知依靠的是( A )

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环境变化   B.感受季节的变化   C.观察钟表        

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  A  )

A.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B.逻辑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C.对话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D.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  B  )

A.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      B.具有了性别概念     C.产生了性别行为                                                     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

活中发现日历的变化

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

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  A   )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出现“自我中心”是在(  B   )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想象主要处理的信息,是以(  D   )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

抽象          B.概括          C.间接       D.直观

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A  )

幼儿期       B.学龄晚期         C.学龄初期       D.学龄中期

幼儿看到故事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表现了幼儿情络的(  A  )

冲动性     B.不稳定性       C.外露性        D.内隐性

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D )

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了幼儿(  C  )

A.情感的发展      B.感觉的发展        C.个性的发展      D.社会认知的发展

下列属于5-6岁儿童的特征的是(  B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的生活自理

个性的(  A   )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父亲     B.同龄人    C.母亲    D.教师

( B )岁幼儿逐渐能够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并进行比较。但是他们只能找到两三个相应部分。

A.3-4          B.4-5          C.2-4          D.2-3

小明听妈妈说:“听那孩子的嘴多甜!”小明问:“妈妈,您舔过他嘴吗”这主要反映小明(  D )

A.思维的具体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纯洁性   D.思维的表面性

幼儿语言发展中最早产生的句型是(  B  )

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感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D )

A.3-4岁     B.3-5岁      C.3-6岁       D.3-7岁

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D  )

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A   )

A.放任型        B.溺爱型       C.保护型        D.包办型

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A  )

A.幼儿是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    D.幼儿看得更清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把个人阶段都有其要解决的冲突,学龄初期(3~5岁)所面对的冲突(  B  )

A.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B.主动对内疚     C.自主与害羞和怀疑    D.勤奋对自卑

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它属于心理现象       B.个性是相对稳定的

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     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是(  D  )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一般认为,儿童早期,特别是(  B  )以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儿童学习的图书一般都是鮮艳的图画书,和大学课本单纯的白纸黑字不一样。这是利用了感知规律中的(   D   )

A.适应现象        B.对比现象     C.联觉      D.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是(  A  )

遗传因素          B.先天素质       C.环境       D.基因

“不够灵活”的气质类型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  C  )

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皮亚杰认为心理特点为“自我中心化”的儿童处于( B  )

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水下击靶”实验的心理学家是(   C   )

A.桑代克      B.苛勒        C.贾德      D.武德沃斯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  C  )判为人的最高心理需要。

A.审美需要     B.认知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刺激泛化的程度取决于(  C  )

A.原条件刺激强度        B.新条件刺激强度

C.新旧刺激的相似程度    D.新旧刺激出现的时间间隔

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  C  )结合起来。

A.色调       B.明度      C.名称       D.饱和度

婴儿最初只有快乐和痛苦两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加,至两岁左右已经有惧怕、厌恶、愤怒、欢乐等情绪,这一现象说明儿童心理活动的发展势是(  A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具体到抽象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凌乱到成体性

儿童(  B  )后能辨別前后。

A.2、3岁     B.4岁       C.5岁       D.7岁

强调人生成功因素中(   C  )的决定性,使“智商决定论”成为历史。

A.智力      B.个性       C.情商        D.智力

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发现,出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  C  )

A.70%    B.60%         C.50%         D.40%

《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的形象属于(   C  )

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能够激发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B  )

A.奖励        B.诱因       C.强化物        D.兴趣

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者是(  D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华生         D.班杜拉

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A  )

注意       B.想象        C.需要         D.思维

周总理在学生时代,曾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学习动机属于( D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  D  )

延续性        B.多变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儿童出生到成年经历了5个转折期,幼儿期出现( D )个。

A.1         B.2           C.3         D.4

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C  )较差。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能力     D.范围

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B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   )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解释儿童因为经常观看电视上的暴力镜头,攻击性行为增加了的现象的是(  B  )

A. 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壮壮为了童童手中的玩具而打他,壮壮的行为属于(   B  )

A.敌意性攻击     B.工具性攻击     C.目的性攻击        D.意外性攻击

(  B  )是指遗传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架、形态、感官、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A.心理特征     B.遗传素质      C.生理结构        D.生理特征

学习动机包含学习需要和(   C   )

A.学习压力       B.学习兴趣        C.学习期待        D.学习知识

 

 

教育心理学

下列不是学习现象的是(   B   )

A.公务员每天看新闻     B.学生每天做广播体操  C.近墨者黑    D.幼儿与生人接触时间长了就不怕生了

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B   )

布鲁纳        B.斯金纳       C.加涅       D.金布尔

反复练习的机能自动化的迁移被称为(   D  )

A.高路迁移      B.一般迁移      C.顺向迁移     D.低路迁移

小红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属于(  A  )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的学习

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 D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学了“角”的概念后,再学习“直角”“锐角”等概念,这属于( A  )

A. 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横向迁移      D.负迁移

先前学习向同一难度水平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移是(  A  )

A.横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C   )

A. 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学习的刺激—反应说的代表人物是(   B   )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累积迁移      D.逆向迁移

完形—顿悟学习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

A. 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关于学习的内涵,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         B.学习是人类特有的

C.学习引起持久的思维和行为的变化    D.学习不能简单等同于行为的变化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  A  )

A.动态性         B.客观性       C.永恒性      D.普遍适应性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学习是(  B  )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B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D  )

A. 桑代克    B.斯金纳       C.马斯洛       D.班杜拉

在行为学习理论中(  C  )认为人类学习是在做出某种行为后,受到环境或教育的某种强化而形成的。

A.试误—联结    B.经典条件作用    C.操作学习     D.社会学习

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内在学习动机的是(  D )

A.获得表扬         B.获得高分         C.获得好名次     D.获得解答

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   )

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有意识地将某情境下习得的抽象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属于( D  )

正迁移          B.特殊迁移       C.顺向迁移      D.高路迁移

奥苏贝尔依据(  C  ),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A.学习所得结果不同               B.学习的繁简程度不同

C.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         D.主体所得经验的性质不同

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A  )

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

下列与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一致的是(  B  )

A.学习不依赖于学习者从前的经验     B.学习过程是自己对意义的理解过程

C.学习是接受知识                   D.学习者必须建构起自己的意义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将迁移分为(  C )

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近迁移和远迁移

学会了骑某一辆自行车后把这些技能迁移到骑另一辆自行车上,这属于(  C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低路迁移       D.高路迁移

下列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方式的是(  D  )

A.随机通达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抛锚式教学     D.一般性教学

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D )

A.顿悟的过程    B.同化顺应的过程   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D.尝试错误的过程

小明亲眼目睹那些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  B  )

A.亲历学习      B.观察学习       C.迁移学习       D.试误学习

 

 

法律法规部分

教师违法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不包括(  D  )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是一种以(  D  )为主要内容的责任。

A. 人身自由          B.人格尊严     C.人身安全      D.财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对教育对象具有(    B  )作用。

A.调节      B.教育       C.评价      D.引导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体现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中的(  C   )

A.为人师表       B.热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以(  B  )教育为核心。

教育观念        B.理想信念       C.职业道德     D.在职培训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的是(  D )

A.为了发展教育事业       B.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D.为了依法执教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  B  )教育法律关系。

A.隶属型         B.平权型       C.调整性      D.保护性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  C   )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十二       B.十四         C.十六        D.十八

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 B  )

A.三年       B.三至五年        C.五年        D.十年

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  B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以下关于义务教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国家收取学费,不收取杂费     B.适龄儿童、少年必须考试才能入学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D.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最早为七周岁

下列不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  C  )

A.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B.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C.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  D),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A.教育         B.压制       C.保护      D.教育和保护

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C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A   )

A.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

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        D.监护责任和监护工作

依法执教的主体是(   C   )

A.教育主管部门     B.学校      C.教师      D.班主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B  )

A.公民       B.行为      C.法人      D.国家

教育法是由(   C   )保证实施的。

A.公民的自党     B.道德       C.国家强制力     D.刑罚

未成年人因不满(   C  )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A.十二       B.十四         C.十六      D.十八

A.纠纷的存在   B.损害的发生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侵权行为的发生

(  A  )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法律事实         B.法律规范           C.法律条文   D.法律责任

下列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主体是(  D )

A.特殊教育儿童    B.少数民族儿童      C.孤儿      D.留学生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宗旨

的是(   A   )

A.保证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B.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C.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D.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人オ

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并确保其不受教师、同学的歧视,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中的(  A  )

A.儿童最大利益的原则         B.尊重儿童权利与尊重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

我国教育法律的基本法源是(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教育法》

义务教育的最本质特征是(  A   )

A.强制性        B.普及性     C.免费性     D.公共性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其教师资格将(  C  )

A.给予撤销      B.宣告作废      C.水久丧失       D.公告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为了( D ),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制定的。

A.规范教师的执业行为        B.明确教师的行动规范

C.确保教育事业的发展        D.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 C )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A.2       B.3       C.5        D.8

未成年人不满( B  )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诚。

A.十      B.十四       C.十六       D.十八

教师资格证书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A  )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D )

A.避免损害      B.避免纠纷      C.获得赔偿     D.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如果学校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受理教师申诉的机关是(  D  )

A.当地人民政府    B.当地人民法院    C.当地人民检察院    D.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 A  )

A.职业准入制度    B.任职资格制度     C.职业许可制度    D.职业聘任制度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具有( C )

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教师对生病或者受伤的学生救护不力,其行为( B )

A.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B.属于不作为侵权

C.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D.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B  )

A.教育单行法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规章       D.地方性教育法规

下列属于教师申诉范围的是(  A  )

A.政府行政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        B.企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C.事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D.其他个人侵犯其合法权益

在我国,颁布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B  )

A.国务院各部、委、局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