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儿童学习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研究

来源:    日期:2020-11-23    浏览次数215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解析

 

 

一、社会领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    

(一)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过程    

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什么是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人由于社会生活而获得的特征和品性,是人的社会化的结果。    

社会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化指的是儿童从生物人(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即获得人类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直立行走、使用工具、言语交流、抽象思维等等);    

狭义的社会化则是指儿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融入所在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接受所在社会群体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    

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个性化的过程。    

社会化----成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    

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品质。    

(二)为什么把社会领域作为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领域?    

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逐渐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逐渐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公民素质。    

幼儿期也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个性品质和行为风格,不仅直接影响其童年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感,影响其身心健康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的形成,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    

案例:你画的这是什么啊!    

今天,大三班的美术活动是观察画“柳树”,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走廊上、院子里摆上一些桌子,几个人一组,面向幼儿园那两棵大柳树,开始一边观察一边作画。    

婷婷画得非常认真,甚至专门跑到树下捡回一片柳叶,仔细看它的叶脉,然后一片叶子一片叶子、一条一条叶脉地画着。画好后,她很得意地想向身边的昊昊炫耀,可一转身,看见昊昊的图画纸上好像只有用水彩笔涂抹出来的一片绿色,婷婷忍不住笑起来:“你这画得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昊昊看了看她,没说什么。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昊昊马上抓住婷婷的胳膊说:“你看!婷婷一抬头,看见柳树随风摇摆起来,像一面绿色的旗子在飘扬。婷婷看看昊昊的画,又看看自己的画,说:“你画的是刮风时候的树,我画的是不刮风时候的树!”    

昊昊笑了,婷婷也笑了!    

案例:这是从哪儿学来的呀!    

在家人眼里,小雅虽然只有3岁半,但已经像个小淑女一样了,文文雅雅的。    

开学了,小雅上了一所条件不错的幼儿园,不到两个月,小雅做了一件让妈妈大吃一惊的事。    

星期六下午,妈妈正在把一些用过的塑料袋折成小三角,准备收好再用。这时,小雅走过来,先把自己的三个娃娃摆在沙发上坐好,然后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来玩上课的游戏吧!你也坐到沙发上当小朋友吧!”妈妈答应着,边走到沙发上坐下,但是手里还在折最后一个塑料袋。    

 你是怎么回事!没听见我说上课了吗?  突然一个凶巴巴的声音传过来,妈妈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小雅正瞪着眼睛看着自己。她不由自主地赶快把塑料袋放到一边,    

“你!请把嘴闭上! ”小雅的脸转向一个娃娃。    

 没听见啊!说她就不是说你啊!  ……    

 小雅这是怎么啦?这都是从哪儿学的啊!  妈妈真是弄不明白。    

两个案例反映的幼儿社会学习方式与特点    

伴随性:案例1,在美术活动.欣赏同伴作品中学习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去自我中心。    

模仿性、潜移默化:案例2.对所在教师长期管理行为的模仿。    

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    

儿童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所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不同的内容往往又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模仿——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榜样)的行为。可模仿的行为模式可以是行动类的,也可以是态度类的;可模仿的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电视、图书、故事中的虚构形象。    

同化——社会学领域的同化,是指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手周围其他人的影响而逐渐变得与其相似的现象,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化效应是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外部环境的一种不自觉的调适。如:周围的人都彬彬有礼,儿童自然也就会礼貌待人。    

强化——在社会学习过程中,儿童的行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并伴随着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结果和体验会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强化作用):也就是说,儿童会根据结果和情感体验(强化)的性质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一般而言,带来益处和愉快体验的行为会增加,带来坏处和消极体验的行为会减低甚至消失。    

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和“体验”可以来自他人(惩罚),也可以是自己的体验;可以是直接的,即自己亲身感受的(如自己经常争抢玩具而被同伴孤立),也可以是间接的(看到小朋友因帮助别人而收到大家的赞赏)。    

体验——作为动词:体验是在对事物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该事物形成情感态度并生成意义的活动。作为名词:体验是学习者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对其中所隐含的道理和意义形成的独特感受和领悟。这种感受和领悟是直接的、极具个人特征,他人无法替代,而且往往是深刻的。    

体验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认识和行动的基础。    

三、《指南》社会领域的结构与目标、内容    

(一)社会领域目标结构框架    

人际交往    

1. 愿意与人交往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 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4. 关心尊重他人……    

社会适应    

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2.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对《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及其在各年龄阶段的表现进行简略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内容大致包括: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群体、群体生活及我群关系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几方面。其核心价值在于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包括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个性品质。    

(二)为什么将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两个子领域?    

“社会”从一定意义上看是一个关系系统,可粗略地分为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群体、组织)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交往实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则是一个认同与适应的过程。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1. 人际交往的功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际交往有如下基本功能:    

 交流与沟通;    

 组织共同活动;    

 形成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人际交往的这些功能对幼小儿童来说更具有特殊的发展意义。    

交流与沟通:    

幼儿的学习(包括社会知识的学习)固然主要来自于自身的经验,但在交往中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也是一个重要渠道。在交往中幼儿不仅能够分享来自他人的信息,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也能将自己的经验贡献给他人,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观点。同时,在交流与沟通中感受自己的主体性。    

组织共同活动:    

共同活动往往是两个或更多人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集合在一起进行的活动。通过人际交往来沟通、协调、联合与合作是共同活动必不可缺的条件。幼儿成长过程中,能够共同游戏是其社会性发展中的重大进步,意味着幼儿的目标意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同时,通过交往开展游戏或其他活动又会进一步促进幼儿相关能力的发展。    

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处在某种人际关系之中,出生后,随着交往对象的增多,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起来。一般来说,人际关系越丰富,儿童就越能在宽阔的交往空间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人际关系有着不同的性质。人际关系的优劣虽然不单纯取决于儿童一方,但人际关系良好的儿童往往表现出积极、乐观、自信的个性特征和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也更可能在交往中获得更丰富的经验。    

增进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    

社会交往与幼儿形成对人对己的认识和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交往中,幼儿不仅通过他人的外显行为了解其特点,形成对他人的评价和态度,也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自我只存在于一定的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米德),在某种意义上,“自我概念是他人反馈的函数”(库利)[3]。认识他人与认识自己的过程也促进了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如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鉴于交往在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指南》将人际交往列为社会领域的重要子领域,将愿意交往、友好相处、自尊自信自主、关心尊重他人四个目标归入这一子领域    

2. 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的过程,也是个体逐步接受所在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    

儿童生活的社会群体和机构(家庭、幼儿园、社区等)常常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行为规范和文化特征,会通过角色期望、行为规范、习俗传统等方式影响儿童;儿童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成员也会有选择地接受这些影响,积极地适应社会。儿童发展过程一定会受到来自各种环境的影响。    

社会适应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意义    

1)适应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组织的过程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儿童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不同的社会群体。比如一开始在家庭然后进入到幼儿园,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组织结构特点、不同的社会规则,赋予其成员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不同的角色期待。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从幼儿园走进小学,所经历的不仅是生活空间的转换,更是生活方式、角色身份、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社会环境的这些变化要求儿童必须从心理到行为有所转变,以适应新的社会群体。儿童只有认识到并理解这种变化,主动变换角色、调节行为,才能与新群体建立起和谐关系。因此,每一次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儿童都是一次挑战,也都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2)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培养起来的适应能力是儿童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对社会情境的判断能力,对自己在群体中角色地位的认识能力,对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自己行为的调控能力,以及融入新人际关系时所需要的交往能力等等。在变化迅速的今天,这些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是健康个性的重要表现。    

3. 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归属感是儿童的精神需要。    

“归属感”是指个体认同所在的群体(团体)并感觉自己也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说”,将“归属与爱的需要”列为人的重要心理需要。这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对“心灵家园”的渴望。    

研究发现,一个人对某个群体(家庭、班级、学校、家乡、祖国等)的归属感会影响他对这个群体的亲疏度和对群体规则的接受度。一般而言,归属感强的人往往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能自觉接受和遵守群体规则;会自动将个人与群体联系在一起,为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感到自豪并愿意和群体荣辱与共。一个人如果没有可以归属的群体,就会觉得没有依靠,孤独,缺乏心理安全感。    

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群体,父母对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会使他们对家庭产生一种归属感;如果幼儿园能像家庭一样带给幼儿温暖、关爱、尊重、支持和鼓励,他们也会对这个群体产生归属感。    

幼儿对社会(家乡、祖国等)的最初看法和感受主要来自于父母和其他亲近的成人,如果成人能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社会,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满意,那么幼儿就会形成同样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    

对幼儿来说,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建立和谐关系,适应社会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初步理解并遵守群体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对所在群体形成初步的归属感是社会适应的基本内涵。因此,《指南》将其作为社会适应子领域的三个目标提出来。    

三、《指南》社会领域教育建议解析    

(一)注重关系建立    

建立良好——    

亲子关系    

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    

(二)注重具体情境    

例: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    

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三)注重提供交往和实践机会    

例: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    

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如: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四)注重成人的榜样    

例:目标4  关心尊重他人    

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    

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    

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    

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